八界社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八界社区
您所在的位置:八界网 > 景点名胜 > 世界风光 > 约旦“红石城” 岁月凝积的辉煌

约旦“红石城” 岁月凝积的辉煌

2009-10-26 21:11 来源:  >>进入八界社区讨论
搜索相关:

约旦“红石城” 岁月凝积的辉煌

  由约旦首都安曼南行大约260公里,就来到一个名叫“佩特拉”的地方。在古希腊语里,佩特拉的意思是“岩石”,这的确是一座不折不扣的石头城,所有的建筑都建在悬崖峭壁上,地势险要,很有震撼力,令人叹为观止。同时,佩特拉的岩石多为褐红色,在朝霞和夕阳的映照下尤其迷人,所以佩特拉又享有“红石城”或“玫瑰城”的美誉。
  纳伯特人谱写的辉煌文化

  也许一些人不知道的是,佩特拉这一堪称奇迹的石头城乃是纳伯特人创造的,红石城堪称纳伯特人的智慧结晶,更是纳伯特人的骄傲。纳伯特人是阿拉伯人的一支,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起先,他们的习性有些类似另一个分支的阿拉伯人,即贝都因人,过着迁徙的生活。伊斯兰教产生之前,纳伯特人就在阿拉伯半岛的中、南部定居下来。大约公元前600年,纳伯特人来到约旦的佩特拉,在岩石上开凿洞穴,建造自己的家园。

  纳伯特人在这里建立了厄多姆王国,佩特拉是首都。厄多姆王国一度十分昌盛,与它同时代的罗马等帝国并立,谱写了文化的辉煌,但由于“树大招风”,罗马皇帝图雷真在公元二世纪派兵吞并和消灭了纳伯特人,并在佩特拉原有的建筑基础上建起了一些新的建筑,不过,后来不久,由于这里的地理位置和商业地位不再重要,所以佩特拉也就渐渐淡出了历史,被风沙浸埋,直到19世纪初才被探险家发现而重见天日。

  然而今天,纳伯特人已经少之又少了,而且分布地点很分散。不过,在佩特拉,仍有数百名纳伯特人,顽强地延续着他们先人的血脉和香火,执著地守候着祖辈的家当、基业和灿烂的文化遗产。

  当地导游告诉我说:“我们纳伯特人一直深居简出,很少出来与外人接触,我们贝都因人都融入了约旦社会,盖房建屋,纳伯特人却仍住在祖祖辈辈的山洞里,地方政府再多的补助也诱惑不了他们。”

  雕凿在石壁中的哈兹纳宫

  纳伯特人喜欢把他们的家建在半山腰上,在坚硬的石头上开凿出山洞来。此外,他们还在山壁上修庙宇和宫殿,甚至把去世后的墓穴也建在山陡峭的岩壁上。纳伯特人最著名的宫殿是“哈兹纳宫”,俗称“金库”,哈兹纳是阿拉伯语“宝藏”的意思,不过当地人管它叫“法老的藏宝洞”,因为他们相信,古时的法老和许多后来的国王把珍宝藏在了这里。可记者进去一看,空空如也,没有看到藏宝,只有门口穿约旦皇家制服的卫兵把守,并乐呵呵地跟记者拍了好几张合影。

  哈兹纳宫本身,确实称得上辉煌无比。宫高近50米、宽约30米,整个建筑就雕凿在一块完整的巨大石壁上,仿佛天然地刻进去的一样,简直是巧夺天工,浑然天成。哈兹纳宫上下垂直陡峭,共分两层,横梁和门檐上都雕有天使以及带有雄健翅膀的武士像等精美图案,十分逼真,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现在已经成了佩特拉的标志性形象,佩特拉也因它而荣获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 1 世纪,在国王阿雷特斯三世统治厄多姆王国时,这里的国力和繁荣达到了顶峰,疆域曾扩大到大马士革,各种建筑争雄斗奇,令人叫绝。法老的藏宝洞,外人叫哈兹纳宫,就是其中之一。

  唤醒曾经辉煌的佩特拉

  佩特拉古城反映了纳伯特王国五百年繁荣时期的历史,古城多数建筑保留了罗马宫殿式的风格,表明古纳伯特人曾受到罗马文化的影响。建筑风格受东方传统和希腊风格的影响较大。

  聪明的纳伯特人选择佩特拉基于以下理由:第一,它易守难攻,唯一的入口是狭窄的山峡,敌方无法调集大军攻城,可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第二,资源丰富,环抱城市的高地平原上森林繁茂,牧草肥沃,利于游牧;第三,水源充足,一股终年不断的喷泉提供了可靠的水源。

  公元106年,古罗马人接管佩特拉以后,佩特拉成为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并曾一度是罗马东部省城的佼佼者,拥有广场、公共浴室、剧场等所有古罗马文化常有的建筑。在罗马人统治下,佩特拉曾一度繁荣昌盛,罗马工程师们铺筑商道,改进灌溉设施,帮助这里进行建设。

  然而,从罗马统治时期开始,佩特拉的贸易活动———该城的经济支柱却开始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货物依靠海上运输来进行,地中海岸的一座名叫亚力山大的城市抢走了它的一部分生意;陆地运输也开始变化,罗马人在它北部兴建了一条大路,连通了叙利亚的大马士革与美索不达米亚(今天的伊拉克),掠走了更多的运输贸易。到了公元3世纪,佩特拉的经济实力和财富大大减弱。

  而后的漫长岁月中,除了阿拉伯沙漠中的游牧民族贝都因人外,很少有游人访问此地。1812年,一位名叫约翰·伯克哈特的瑞士探险者来到这里,从茫茫沙海中唤醒了沉睡多年的佩特拉,使这座曾经的繁华之都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打那以后,前来红石城的人络绎不绝。约旦也已经把它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