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界社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八界社区
您所在的位置:八界网 > 休闲 > 音乐欣赏 > 2009年海顿年——海顿逝世200年祭

2009年海顿年——海顿逝世200年祭

2009-11-20 11:38 来源:  >>进入八界社区讨论
搜索相关:

2009年海顿年——海顿逝世200年祭

 

2009年海顿年——海顿逝世200年祭

 

2009年的世界各大剧场不约而同地上演海顿(Joseph Haydn,1732-1809)作品。两百年前的5月31日,海顿在维也纳去世,那时正值拿破伦的法国军队浩浩荡荡地向奥地利进发。海顿弥留之际的最后遗言竟是在邻居家遭炮轰后他对仆人的安慰。人们为了缅怀他,元旦伊始,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行的新年音乐会上,由丹尼尔·巴伦博伊姆(Daniel Barenboim)执棒指挥维也纳爱乐特意演奏海顿1772年创作的《升f小调告别交响曲》作品第45号,拉开了系列纪念活动的帏幕。
 
海顿是一位拥有大量的交响曲作品的作曲家,在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他并非交响曲体裁的首创者,早在巴赫(1685-1750)和韩德尔(1685-1759)的时代,就已有人为这个领域作了准备,开拓了道路。海顿继承了先辈的成就,确立了交响曲的规范,以及乐队的双管编制和近代配器法原则,奠定了近代交响乐队的基础,享有“交响曲之父”美誉。

音乐史学界认为,海顿是中世纪封建奴仆制度残存下来的最后一位乐奴。他出生在奥匈边境下奥地利的一个村镇罗劳,父亲是世代相传的车匠,母亲是贵族府中的厨娘,家境贫困,12个孩子有6个夭折,海顿行二。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6岁的海顿永远离开了父母,开始了“鞭挞多于膳食”的艰辛学业。失业甚至街头乞讨,依靠教授乐器演奏等微薄收入维持生计。残酷的生活无情地折磨着他,但他仍然快乐,后来他回忆说“每当我坐在那架破旧的、被虫咬坏了的羽管键琴旁边时,我对最幸福的国王也不羡幕”。他勤奋自学,练键盘乐器、小提琴,研究理论。

1761年是海顿一生中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海顿就任埃斯泰尔哈济(Esterházy)亲王的宫廷副乐长,不久升任乐长。从1761年起直至1790年乐队解散,海顿在埃斯泰尔哈济宫廷度过了一生中最可贵的30年。作为一个贵族宫廷的乐长,首先是附属于主人的奴仆,要按照亲王的意旨办事。上班时必须穿上绣金花背心,白色长统裤袜,头戴假发或梳辫子,脸上搽香粉。每天午餐前后,要恭候在客厅里,等待主人有关当天音乐活动的安排指示。在创作上,必须在规定的日期内按主人的命题或要求,准时写成音乐作品。此外,还要监督乐队的纪律,看管好每件乐器,给新歌手上课,提高乐队水平,等等。海顿曾悲哀地写道:“我坐在我的荒野里,几乎没有人类和我在一起,我是很痛苦的……最近几天我也不知道我是乐长还是剧场验票员……要知道经常作奴隶是很可悲的……”。

宫廷的艺术趣味和繁杂的行政事务限制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另一方面,宫廷的管弦乐队、合唱队、歌剧院、木偶剧场等又为他的艺术发展提供了多样的写作机会,并能直接检验自己的作品,从而增删修改,臻于完善。海顿大部分的佳作是在埃斯泰尔哈济宫廷中写成的,包括约60部交响曲,40首弦乐四重奏,约30首钢琴奏鸣曲,5首弥撒曲和11部歌剧等。

受雇于人的滋味是辛酸的。埃斯泰尔哈济亲王非常迷恋自己在匈牙利埃斯特黑扎城堡宏伟宫殿和美丽花园,每逢夏季都要带乐师们去那里驻留避暑。他把整个乐队都带去并且一个夏天都不放假。1772年,亲王停留的时间比往年更长,乐队队员们背井离乡,与世隔绝,感到十分孤独,乐师们越来越无法忍受,便向海顿求援。受队员们怂恿海顿创作了一首《升f小调第45交响曲》。该曲十分奇特,在演奏到第五乐章末尾时,海顿采用了让乐队队员逐渐递减的办法。在演奏这段柔板的同时,乐师们一个接一个分别演奏完自己的声部,吹熄谱架上的蜡烛,然后离开,最后只剩下包括海顿在内的两个小提琴演奏者,当他们也要离去时,亲王感觉到一种诉求的暗示,领会了其中告别的含意,于是说:“海顿先生,我明白了,请转告大家,明天出发。”从此,该曲就有一个更为响亮的名字《告别交响曲》。

1790年海顿的生活起了一个决定性的变化。埃斯泰尔哈济亲王去世,对音乐毫无兴趣的继任亲王解散了管弦乐队,但保留了海顿的乐长衔头和俸禄。长期在工作和生活上依附于贵族的海顿,此到摆脱了乐奴身份,开始在艺术天地中自由驰骋。自海顿以后万恶的乐奴制度成为历史教科书中的一个名词。获得人身自由的海顿立即来到维也纳,不到一个月,于1791年新年到伦敦旅行,一年半后回维也纳。1794年他二次访问伦敦,一待又是一年半。

他首次访问伦敦时路过波恩,在那里发现年轻的贝多芬(1770-1827)是个天才,表示愿意收贝多芬为学生。1792年,贝多芬前往维也纳曾拜海顿为师。海顿预言“……贝多芬迟早会进入欧洲最伟大的作曲家之列,而我将为能把自己说成是他的教师而感到自豪……。”1795年8月,63岁的海顿第2次从伦敦回到维也纳,继续从事创作。晚年的作品中两部清唱剧《创世记》(1796~1798)和《四季》(1799~1801)为最成功。

誉满全欧的海顿已到垂暮之年,1802年以后,他的创作灵感枯竭了。但许多文化社团、学会都以海顿参加为荣,海顿被邀参加了巴黎阿波罗协会,继又成为圣彼得堡音乐爱好者协会名誉会员。1808年3月27日在维也纳再度演出《创世记》时,海顿最后一次对公众露面。

时光穿梭,两个世纪以后的维也纳金色大厅里再次上演升f小调第45交响曲《告别》,乐曲仍是那么诙谐,维也纳爱乐的乐手按照惯例,一个接一个地默默离去,只剩下巴伦博伊姆指挥两把小提琴用微弱的琴音,演奏完最后一段旋律,舞台变得一片寂静,但这已不再是诉求,而是纪念,永远的《告别》,不朽的海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