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天气特别好:阳光特别灿烂、空气特别清爽,我的心情也象天气一样的好,要说为什么今天心情特别好,因为我们正驱车前往号称世界七大奇景之一世界三大瀑布之一美洲大陆最著名的奇景之一的尼亚加拉瀑布(Niagara Falls)
看看车窗外的河流,怎么会那么的平静,波澜不起-这伊利湖过来的尼亚加拉河水也是去往尼亚加拉瀑布的呀,怎么就能够这样平静,而我的心,一路上就没有这么平静过。
车到了美国交界的尼亚加拉河中段,河流开始水急浪也多了,已经听到雷鸣般的水声了,我的心跳也开始加速了,只见前面冒烟之处,尼亚加拉河水一头扎了下去,突然垂直跌落51米,巨大的水流以银河倾倒之势冲下断崖,声及数里之外,场面震人心魄,形成了气势磅礴的大瀑布。
“尼亚加拉(Niagara)“在印第安语的意思是“雷神之水”,我很是纳闷:雷神哪来的水,要我说,还不如叫做“上帝之尿”。(如果我说错了,我向上帝陪礼道歉并收回我的话。阿门。)
游览尼亚加拉瀑布(Niagara Falls)的第一个节目是乘船逆流而上去近矩离感受“上帝之尿”的威力。站在这高高的跳水台上-这可不是跳水台
-是下到河岸边的电梯。要想知道有多高,随我镜头往下望一眼就知道了:有恐高症者就免看啦-吓死不偿命的。
远处就是横跨尼亚加拉河并连接纽约州尼亚加拉瀑布城及安大略省的尼亚加拉瀑布城的彩虹桥。
还没上船,就每个都人发了一件雨衣-有没有搞错呀,晴空万里,阳光灿烂,穿雨衣干嘛?
随着船逆流而上向“上帝之尿”驶进,开始是雾气,接着是小雨-中雨-大雨-狂风裏雨扑面打来,打得人都睁不开眼睛了。
穿雨衣也不行-不穿雨衣就更不行:因为每个人都湿了身。
轮船在风雨中漂汤,我紧紧拉住船上的柱子?什么柱子?不知道,看不清,也睁不开眼睛。
举起相机对准大瀑布的方向一阵狂按快门。
船上是一片尖叫声-只管尽情地尖叫大声地吼叫,反正是没有可能超过瀑布那雷鸣般的水声。
大瀑布有50多米高,溅起的水气足足有100多米高,对面不见人,贴耳不闻声。
古人云:“遥望瀑布挂前川”,-那是斯文秀丽的庐山瀑布;我现在的感觉是“奔腾瀑布在眼前”-美国霸气十足的尼亚加拉大瀑布。
那瀑布的水帘,远望平整得尤如一幅宽阔的电影屏幕,上演着一场万马奔腾的电影画面。
在云里雾里,船在美国和加拿大两侧的瀑布前打了个转,然后掉头原路返回了。
到岸边了,我的心还在颤抖。的耳朵还有轰鸣。
尼亚加拉瀑布的水来源于横跨美国纽约州与加拿大安大略省边界的尼亚加拉河。尼亚加拉河是连接伊利湖和安大略湖的一条水道,河流蜿蜒而曲折,南起美国纽约州的布法多,北至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杨格镇,全长仅54公里,海拔却从174米直降至75米,上游河段河面宽2~3千米,水面落差仅15米,水流也较缓。从距伊利湖北岸32千米起河道变窄,河道变窄,水流加速,在一个90°急转弯处,河道上横亘了一道石灰岩构成的断崖,水量丰富的尼亚加拉河经此,骤然陡落,水势澎湃,声震如雷,形成了尼亚加拉瀑布。尼亚加拉大瀑布平均流量为6000立方米/秒,列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亚洲湄公河上的孔瀑布和南美洲北部的瓜伊拉瀑布又称塞特凯达斯瀑布)。
尼亚加拉瀑布的水流冲下悬崖至下游重新汇合之后,在峡谷里继续翻滚腾跃,在不足2公里长的河段上以高于大瀑布的流速每小时35.4公里跌荡而下15.8米的落差,演绎出世界上最狂野、最恐怖、最危险的漩涡急流,又冲进深38的漩涡潭,然后一个蛟龙翻身,经过左岸加拿大的昆斯顿、右岸美国的利维斯顿,冲过“魔鬼洞急流”,沿着最后的“利维斯顿支流峡谷”由西向东进入安大略湖。
尼亚加拉瀑布其实不是一个瀑布。有人说它由两个瀑布组成,也有人说是由三个瀑布组成。“加拿大瀑布”和“美国瀑布”——加拿大人多半这么说;如照美国人的说法,则是3个瀑布:“马蹄瀑布”(Horseshoe Falls,就是“加拿大瀑布”,它状如马蹄)、“美国瀑布”(American Falls)和“新娘面纱瀑布”(Bridal Veil Falls)。“新娘面纱”在宽阔的“美国瀑布”旁边,尽管只细细一缕,却自成一支,所以美国人“宣告”了它的“独立”。
尼亚加拉的三条瀑布流面宽达1160米(如果加上两个岛屿,宽可达1240米),虽然分成三股,却是同一水源,同一归宿--尼亚加拉河。
湖水经过河床绝壁上宽350米的山羊岛(Coat Island),分成两部分,分别流入美国和加拿大,形成三个瀑布,美国一边较大的瀑布称为美国瀑布(American Falls),在美国纽约州境内,高达50米,瀑布的岸长度305米,在美国瀑布旁边有一个鲁纳岛,水流又被其一分为二,分出了一条宽80米,落差50米的小瀑布,因其水流较小,飞落化雾如同一位带着面纱的新娘,故称“新娘面纱瀑布”。最大的瀑布在加拿大一侧,称为加拿大瀑布或马蹄瀑布(Horseshoe Falls),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境内,高达56米,岸长约675米。不过这两个瀑布的高度和幅宽是随水量的变动而变动的。两个瀑布的水源来自同一处,可是只有6%的水从美国瀑布流下,其他94%的水是从马蹄瀑布流下。马蹄瀑布的水量大,水冲到河里呈青色,而美国瀑布的水则呈蓝色。尼亚加拉瀑布的水在尼亚加拉河下游形成了一个长湖,主航道是加美领水分界。
下了船后,我们每人又领到一双凉鞋和雨衣,要沿着大瀑布底部的栈桥去CAVE OF THE WINDS”(风洞)。不过我实在不明白CAVE OF THE WINDS”(风洞)这个名字又是怎么起出来的,象黄果树大瀑布的洞一样,叫做“水帘洞”就比较合适。
沿着栈桥一级一级地上去,越往上,风雨就越大,其实也不是风雨,就是大瀑布溅起的水花。上到栈桥最上面的一级,眼睛已经是完全没法睁开了,眯着眼,伸手感觉了一水花:虽然只是水花,经过了碰壁后的缓冲,打在手掌上的力量还是不小。
如果说刚才在船上是与尼亚加拉大瀑布近矩离亲密接触,那么现在完全是与尼亚加拉大瀑布雨零矩离紧密拥抱-被尼亚加拉大瀑布的水四周拥抱了。
在这个伸手即可触摸到瀑布的地方,瀑布的雄伟英姿离游客只有咫尺之遥,而瀑布的波澜壮阔更是令游客无不叹为观止。就算穿着雨衣,也几乎是全身尽湿,比在船上时又湿了更多。我想起刚才看到栈道的护栏上吊着一条标语:“No Smoking”,谁能够在这吸烟?火是完完全全打不着的,张嘴只能吸水。怎么吸烟?多些一举的标语,还不如写上“注意安全”实际一点。
望着头顶上倾盆而下不,应该是倾天而下尤如万马奔腾船的水,我想起李白的咏黄河水的著名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这正是:“尼亚加拉瀑布之水天上来!”
尼亚加拉大瀑布(Niagara Falls)虽然没被评上“世界遗产”(未知原因),但是它的魅力还是比众多的“世界遗产”更加吸引游客,每年有1200多万人,涌入这里来一睹大瀑布的丰采。
尼亚加拉大瀑布(Niagara Falls)大瀑布分三部分:加拿大的“马蹄瀑布”、美国境内的“亚美利加瀑布”和“新娘的面纱”
马蹄瀑布由于水量大,溅起的浪花和水气有时高达100多米,人稍微站得近些,便会被浪花溅得全身是水,若有大风吹过,水花可及很远,如同下雨,冬天时,瀑布表面会结一层薄薄的冰,那时,瀑布便会寂静下来。当阳光灿烂时,产生折射效果,便会营造出一座甚至好几座七色的彩虹。见过大瀑布彩虹的人很久都不会忘记它的魅力,因为在那一刻,人们体味到了壮阔恢宏、瑰丽多姿的生活。
美国瀑布更让人着迷的是激流冲及瀑布下的岩石时的情景。瀑布下的岩石层层叠积,犬牙交错,高高的激流冲下来,冲进岩石的缝隙,又纷纷从各条缝隙中窜涌出来,复跌到下层的岩石里去,再从更下层的岩石间喷发而出,纵身一跃,融进滚滚东去的涌流。
而紧挨“美国瀑布”的“婚纱瀑布”则极为宽广细致,由于湖底是凹凸不平的岩石,水量又不大,因此水流呈漩涡状落下,跌到无数块硕大的岩石上,卷起千堆雪,与垂直而下的大瀑布大异其趣。它有流水潺潺、银花飞溅的迷人景色。同旁边蔚为壮观的瀑布相比,它显然别具一格,另有一番风韵。似一片月光,柔和地洒在绝壁之上,令游客陶醉。因此尼亚加拉瀑布也成为了一个情侣幽会和新婚夫妇度蜜月的胜地。
美国瀑布水线长335米、落差54米,与窄窄的新娘面纱瀑布以岩壁上的一块凸起相隔。这块凸出的岩石叫“月亮岛”(Luna Island),据说从前,在满月之夜,水雾中会出现月光彩虹,因而得名。如今如此浪漫的景色没有了,夜间从加拿大一侧照射过来的强光灯,制造了另一种人工的旖旎。月亮岛也有岩石松落的问题,也曾几次加固,否则新娘面纱与美国瀑布早就合二为一了。岛上还有一个竖井,可以让游客下到瀑布底下仰望。
看看尼亚加拉大瀑布(Niagara Falls)全景照片,感受尼亚加拉大瀑布(Niagara Falls)的魅力。
游览过了尼亚加拉大瀑布,我们在大瀑布旁边的大瀑布公园坐下来吃点小吃,收拾心情。
不象许多名胜古迹,充满了名家名作,尼亚加拉大瀑布大多数介绍大瀑布的文字都是轻描淡写,更没有知名作家描绘大瀑布的名篇,因为连英国作家狄更斯在观看了大瀑布后都说:“要用语言文字描绘这个造物的神奇,简直就是浪费唇舌”。嘿嘿,这就让我这个不知名的作加(作点加点)有了舞文弄墨的机会和发挥文采的空间。
最后,以一句话来结束我的游记:
尼亚加拉大瀑布:震撼与征服!
-如果你不为震撼,是你心己死!
-如果你没被征服,是离她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