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美术史上,抑或是在艺术市场上,齐白石都是一个重量级人物。因其书画的存世量大,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齐白石作品的拍卖和成交非常活跃,它和其他近现代书画一起,多年来一直是书画拍卖的重头戏,在业内被誉为“软黄金”,甚至产生了“齐白石产业”的说法。
【齐白石】
1864年生于湖南湘潭一个贫困家庭,原名纯芝,小名阿芝,字渭清,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等。12岁学木匠,15岁学雕花木工,人称“芝木匠”,27岁开始绘画生涯。先后从师萧乡陔、文少可、胡沁园、谭溥等学画,从陈作埚读书,从王闿运攻读诗文,曾任龙山诗社社长。1902年起出游陕西、北京、江西、广东、广西、四川等,得见名山大川,画风由工转写,书法由何绍基转学魏碑,篆刻由丁、黄改学赵之谦体。1917年第二次进北京,结识陈师曾,1919年定居北京,得陈师曾指点开始变法。1926年应林风眠聘请,任教于国立北平艺术专门学校。1946年赴南京、上海举办个人画展,应徐悲鸿聘请,任北平艺专名誉教授。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先后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1953年,文化部授予齐白石“人民艺术家”称号。1957年在北京去世。1963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书画市场“领头羊” 齐白石作品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活跃于各大拍场,以1994年的春拍会为例,上拍的齐白石作品数量达到28件,成交23件,成交率达82.1%。平均价格为5.2万元/平方尺,这在当时已经令人咋舌。此后十数年间,在资深收藏家、入行新人的共同追捧下,齐白石作品的拍卖价一直处于不断攀升的通道之中。去年,金融海啸波及到艺术品市场,在普遍跌势的情况下,中国书画却一枝独秀,齐白石作品成了飙涨的“领头羊”。 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发布的《2009春季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调查报告》显示,2009年上半年的拍卖市场在危机下已经重拾对中国书画的信心。相比去年秋拍,中国书画类成交额在市场总量下降9.63%的状况下上升了39.29%,达到近34亿元的成交额,成交比率上升了17个百分点达到63%。排名前一百位的艺术家中,齐白石、徐悲鸿、傅抱石、李可染等近现代大师的画作上半年市场行情一路看涨,其中齐白石最“值钱”,作品位居该类首位及百位艺术家的首位,总成交金额1.98亿元,平均单件成交44万元。 稀缺的才是珍贵的 据统计,已经有3000多件齐白石作品进入拍卖市场,总成交额逐步增大,称其为“产业”,实至名归。有专家告诉记者,尽管齐白石作品存世量大,但其历史地位、收藏价值越来越被社会所认可,其价位正逐步超出张大千等当代艺术家,作品被行内人士视为投资的“避风港”。
而并非齐白石所有作品都可以卖到高价,稀缺的才是最珍贵的。有专家说,齐白石的山水画,存世量很少,经美术史家的阐述,人们对齐白石山水画的认识正迅速提升,价格也越走越高。而作品所附带的特定的历史属性往往也是创出高价的重要因素,如2003年中贸圣佳秋季拍卖会上,齐白石的《寿桃》只因上款为李宗仁夫妇,成交价接近100万元。题材之“奇”也能推高画价,像不足0.5平方尺的《蝇图》,在上世纪90年代就拍出了19.8万元,因为画家描写苍蝇,除齐白石外绝无仅有。1997年《荷花鸳鸯图》拍出了100多万元的高价,是因为作品尺幅的“大”;2000年北京翰海拍卖行的《刘海戏金蟾》,估价为50万元至60万元,成交价为86.9万元,是因为作品存世的“少”。
论及齐白石作品的未来走势,专家说,还要涉及如下问题——有没有新藏家介入的可能有没有新的资源出现人们对于中国的未来有否信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