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习茶中的“高原效应”及其突破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刚开始学一个东西的时候会比较简单,感觉比较顺利,学到一定的阶段会觉得难度加大了,再后来困难越来越大,到最后有可能费了很大劲也很难有一点点进步。这就是所谓的“高原”出现了,在“高原”上再要向上是有难度的。
一个人学习一样东西,不管是什么东西,如果想持续不断地学下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话,一定会在某一个时候碰到“高原”。之所以会出现“高原”,一定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的知识结构中缺少了一些什么东西,这些东西一定与要学习掌握的学问有着密切而必不可少的关系。同样学一个东西,有的人可能出现“高原”的时间早些,有的人可能出现得晚些,一般来说,只要你想学精学好一门技术或者知识,或早或晚会出现“高原”。
我大概是在二十年前开始思考军事训练中的“高原效应”问题的,当时负责部队训练工作,在通信兵尖子培养中碰到过很多类似的“高原”问题。前不久在跟青岛茶友小颜聊茶的时候,我提到了“高原效应”这个词。鉴赏普洱茶,对于一个发烧级爱好者来说,通常大概会面临两个重要的“高原”:一个是技术层面的“高原”,就是对仓储的理解。另一个是艺术层面的“高原”,就是对社会科学的茶的理解。
既然“高原”的出现是必然的,那么我们其实也没有必要惧怕它。相反,突破“高原效应”往往就是在学习上取得突破的标志。
先谈技术层面的“高原”。接触过普洱茶的人,有一个算一个,基本都对其仓储表现过疑惑。为此,不同地区的茶友茶商还产生了不小的争议和分歧(可能还掺杂有一些利益的因素在里面),直到现在也没有完全平息。
我认为,喝不喝“湿仓茶”(包括放仓退仓比较成功的茶)可以个人选择,但是,作为一个普洱茶的发烧级爱好者,如果要全面学习了解普洱茶的话,必须对香港传统仓储有足够的了解,毕竟传统仓储的茶是绕不过去的历史,现在大量存在,今后五十年之内恐怕也不会消失。就好比,我们现在可以照本宣科地重排莎士比亚的话剧,但是,如果你真想演出莎翁的原味来的话,从译者到导演到演员都必须深刻地理解莎翁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英语语言环境而不是现在的语言环境。
要克服这个技术层面的“高原”,必须克服鉴赏者自身固有的思维模式,切忌人云亦云。带着自己的脑子,带着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全面地去看待普洱茶的仓储。当然,在普洱茶的学习提高过程中,经济基础也是很重要的前提条件。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就得不到必要的老茶茶样也就体会不到不同阶段老茶的表现了,这一点,在由普通爱好者成为发烧友之前必须要考虑到。
技术层面“高原”的有效突破,一个普洱茶爱好者的品鉴能力会大大提高,我经常戏称之为“达到了七段以上”或者说是普通爱好者与发烧级爱好者的一个分水岭。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上的话,人们感受到的还只是茶的自然属性以及茶对人体感官的刺激,茶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特性--精神属性还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要突破艺术层面的“高原”,难度更大些。
再谈艺术层面的“高原”。既然“高原”的出现与我们的知识结构有关,那么突破“高原”的途径也应该在改变知识结构上寻找。我们知道,当一个人站在高原上时如果还要升高位置怎么办呢?一是迅速找到比所站位置更高的山的山脚,然后爬上去;二是如果可能的话就调一部直升机来,先把人拉上去,然后找到更高的平台把人放下。当然,第二种办法如果可行的话是比较方便快捷的。那么,突破艺术层面“高原”的“直升机”在哪儿呢?任何一种为我们所熟悉的艺术形式甚至游戏甚至美食甚至收藏,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帮手,因为艺术是相通的,品茶本身就是一种艺术鉴赏。把茶放一放,把自己喜欢的其他东西拣一拣,换一个角度、换一个方向、换一种方法再来看茶,主动地把自己放到另一个位置上(直升机攻击时往往比受攻击点的位置要高,而且保持一段适当的距离),通过思考、类比、想象,一般来说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我自己的经验告诉我,这样想和这样做是正确的。我们很快就又回到那句老话“功夫在诗外”--“功夫在茶外”了。在这个过程中不光有方法上的问题,而且还与我们的人生经历、知识系统、感悟能力、周边环境等等有较大的关系。如果说突破技术层面的“高原”需要理性的话,那么突破艺术层面的“高原”则往往需要感性的多一些。知识面广的茶友对茶的领悟会更快些。各类知识的互相串通运用有时候还会有些运气的成分在里面,好比用扑克牌玩“通关”,有时候很顺利,有时候就差一张牌连不起来。有一位相识二十年的战友在重逢之后把我所有的博客看了一遍给我打电话说,你几乎把学到的知识以及这几十年的人生经历全部用到对普洱茶的理解和解释上去了!这大概是“茶如人生”的又一种注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