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东京成了老饕嘴边垂涎的城市,法国美食指南米其林推出第一个亚洲版,第一座评选的城市就是东京,评选出来的星星共191颗,比巴黎的98颗高出许多,举世哗然。
米其林的5名专家,包括两名日本人,以匿名方式经过1年半时间,暗访东京16万家餐馆中的1500家,其中获得3颗星共有8家,25家餐馆获2颗星,117家餐馆获一颗星,这高度肯定了东京作为世界美食首都的地位。 话虽如此,我还是不愿意迷信指南,因为在东京要吃得好实在太容易了。迷信指南,就算是具有一定权威性的指南都有一定的危险,因为它也只能带你看到一种米其林式的标准。你问问身边的东京人,让他们为你提供一份10家东京不能错过的餐馆名单,会轻易地发现这名单是鲜少重复的。
的确,一本小小的指南哪容得下这座城市的美食版图?不少人质疑,欧洲版的米其林一般都会介绍一些适合平民消费的优质餐馆,而翻开东京的米其林指南,每家餐馆的消费都轻易200欧元起,这样吃哪能不倾家荡产。因此有一个爱吃的日本人马上就推出了“庶民米其林”一书,介绍的就是价格更为实惠的东京馆子。 迷恋法国菜
东京是迷恋法国菜的,也难怪有那么多的法国米奇林厨师到这里开餐馆,其中8家获得米其林三颗星的餐馆,就有3家法国餐馆。 东京的顶级餐馆一般提供午间套餐,大约3000日元左右就能让你轻轻沾点米其林的光环。 我们专程去时尚的代官山吃Paul Bocuse.这个被誉为世纪三大名厨之一的法国人,在里昂的餐厅已经连续42年获得米奇林3星的荣誉,在东京的分号则获得一颗米其林星。
Mansion Paul Bocuse三道菜的套餐吃下来也不过50新元,包括浓郁香甜的海鲜汤,香煎石首鱼和经典法国甜品Creme Brulee,身边坐满了打扮优雅,化妆一致的东京上班族,她们总最清楚要怎样在昂贵的东京过优渥的日子。 居酒屋味道就是好
爱吃讲究吃,已经成了日本人民族性格的一部分,怀石料理多至十几道精致菜品的餐饮方式甚至影响了西方顶级餐馆的用餐模式。在著名的食店外,总能看见被美食诅咒的日本人乖乖排队。坊间不少关于美食的漫画、电影和连续剧等,深获大众的欢迎。在书店里翻看当地作者写的旅游指南,标题总是什么50家风景最好的餐馆等等等。 在重视吃的国家旅行,和喜欢吃的民族混在一起,是一件幸福的事。《小王子》的作者圣修伯里不是说过:爱就是一起望向同一个方向。
在新桥至有乐町站的电车轨道,架桥下有成排的小馆子,大部分为居酒屋,一些简陋得叫你怀疑它们会不会是违章建筑。居酒屋是日本男人下班后和同事喝两杯吃点烧烤的小馆子,一般只有两三张桌子和长长的吧台。我们随便挑一家人较少的,叫了朝日啤酒和两三份烧烤,食物十分简单,都是烤鸡串鸡心等下酒小菜,但是不知道为何,味道就是这样好,简单的食物,没有复杂的制作程序,但选材绝对新鲜,这是东京餐馆众所周知的成功秘诀。过了那么久还是轻易让人想起那个夜晚,火车轰隆隆的声音自屋顶驶过,整个餐馆随着摇晃,烧烤的香味萦绕不去的情景。 入乡随俗的吃特别有风味
若和一群朋友一起,一定会有人建议去权八居酒屋。已经名声在外的权八属新派居酒屋,侍应生大多是年轻人,说一口流利英语,接待客人活力十足,不会怠慢,身穿T恤满场飞,菜单上也有英文,方便不谙日语的外国人。 美国布什总统访日时,曾经要求到一个比较地道的餐馆用餐,日本首相小泉就建议去权八。 美国鬼才导演塔伦蒂诺《杀死比尔》内有场经典的日本餐馆厮杀场面,就特别让助手到权八拍照,并按照照片来布置拍摄场景。
权八在东京共有三家分店,包括大厅和包房能容纳200人左右,比传统的居酒屋大上10倍。最好的一家分店位于六本木之丘附近的西麻布,我们点了烤鱼、沙拉、鸡翅串等,大厅内喧哗处处,吃的气氛十分浓厚,并不需要做特别推荐,去了几次,乱点一通,没有一样会让人失望。 筑地海鲜永远吃不够
说到新鲜的鱼生和寿司,旅人的第一站一定是筑地。清晨7点钟走进这个全世界最大最著名的海鲜批发市场,腥味和鲜味杂陈如一道道视觉和味觉的流动盛宴。“龙寿司”或“寿司大”已经名声在外,无论什么时候总大排长龙,让我们已经分不清楚是因为等待的时间成了食物最佳的腌制香料,还是等得太久让人肚子饿了,吃什么都觉得美味异常。 反正上次来东京的时候已经吃过那样的苦了,看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旅人,手上拿着旅游指南乖乖的在店门口耐心的排队,就暗暗窃喜。
我们走进另外一家不用排队的小店,店里其实也已经坐满了当地鱼贩,抽着烟大口扒饭,吃着老板娘端上来的热乎乎小菜。我们点了海老天妇罗盖饭,大虾炸得刚刚好,十分爽口,浇上混上酱油的蛋丝,分量不多,几大口就吃光,好吃的东西永远吃不够。 筑地市场将在2012年拆除,这次来有朝圣的意味,在东京已很难找到这样杂乱无章的地方了,有点担心新的筑地市场建好后,热闹的乱乱的市场氛围会荡然无存。
猪排饭的情怀 与中国或欧洲的餐馆比较,日本餐馆较少以地区来分类,而是以烹煮方式及食材表明其身世。一些餐馆甚至以一道菜就能迎来食客掌声,少了选择不代表不好,更能证明这个世界并没有太多十项全能冠军,专心做好一样菜,经过那么多年的千锤百炼,努力加上专心,哪能不把事情做好。
离开东京前,就特地去找上野地区的蓬莱屋,店面十分不起眼,但你只要问周围的当地人,肯定能找到这家专卖炸猪排的小店。
蓬莱屋的炸猪排据说是日本电影大师小津安二郎最爱的美食,《秋刀鱼之味》其中一幕就模拟了蓬莱屋的小店场景,演员们就吃着那块经典的猪排。小店楼上是传统的日式榻榻米座位,楼下则是吧台,一人来吃,掌柜一般会把你安置在楼下,这位置还能看见老师傅工作的情况。
蓬莱屋的猪排肥厚如春卷,颜色也十分深沉,卖相不讨好,现在日本坊间喜欢用腰肉来制作炸猪排,更为鲜嫩可口。但为了保存老食客一份完好的回忆,蓬莱屋自90年前开业就一直选用里脊肉,口感自然不比腰肉细嫩,而蓬莱屋的固执是一种墨守成规,还是必要的坚持?
我看见身边的食客,大多是上了年纪的50岁中老年人,安静地享受着一块刚刚送上桌的猪排饭。一道简单的菜肴配一份怀古的情怀,食客嘴角轻扬,一脸知足,我也轻易的感染了他们的幸福。 我们现在能吃到各国料理各种稀奇古怪的食物,但却离我们童年回忆的味道越来越远。
这份套餐售价3000日元,算是我在东京吃得最贵的一个套餐。说实在的我也不觉得特别美味,但一块简单猪排的意义并非那么简单,对身边对它不离不弃的人来说,每回世界旋转得让他们晕头转向失却了方向时,回到这里,就似乎拿了一张童年时光隧道的入场卷。原来有一些味道能和他们紧紧依偎,这些味道和过去一样,不曾受到时代威逼的诱惑,不曾改变,永远都在。
|
八界网-八小时以外的快乐世界 ( )
GMT+8, 2013-9-15 05:08 , Processed in 0.31578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X1.5
© 2001-2010